做大新材料产业 黑龙江未来可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
新材料产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也是黑龙江省实现产业振兴发展的主要支撑板块。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推出了《新材料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中之重,通过规划引领、政策跟进等系列举措,在创新能力建设、领军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规上新材料企业在原材料全行业占比超过40%,鸡西、鹤岗已被列为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创办以来,连续5届在我省举办,已成为我省新材料领域最新产品、技术、服务专业化交流展示平台和招商引资重要载体。
当前,黑龙江正处于激发潜力、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立足既有优势矿产资源、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尖端技术和产品,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力培育壮大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应用生态链,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为全省产业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三大基础优势明显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较早从事新材料开发的省份,在发展新材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一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品种多、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7.3%。已查明储量矿产有87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的37.7%。其中,晶质石墨储量3.36亿吨,岩棉用玄武岩储量7274万吨,均位列全国第一位;钼金属储量286万吨,位列全国第三位;铜金属储量421万吨;铁矿石储量4.89亿吨。
中建材黑龙江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球形石墨生产线
二是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我省材料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材料领域规上企业605户,占全省规上企业总数的14.2%;其中新材料领域规上企业251户,铝镁合金、碳化硅/铝、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石墨等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探月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优势。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居领先地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船舶和核电新材料等领域有较强优势。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在复合材料、化工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2015年国家石墨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正式落户我省。目前全省新材料研发领域共有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45个。
瞄准重点方向发力
《方案》提出,依托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瞄准未来发展方向,强化创新平台载体支撑,攻关转化一批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引导合理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坚持节能增效并行,降碳减污协同;推动互联网赋能,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重点发展方向为:
先进钢铁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轴承钢、工具模具钢等基础零部件用钢,钢轨、车轴、汽车等交通用钢,核电、超超临界火电 等能源用钢,高性能油气钻采输送、高低温压力容器等石化用钢,高强耐火耐候房屋建筑用钢。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强、高韧铝镁合金,大型发电机组用铜及铜合金部件、铜带(板)箔粉、铜排及母线等高端铜合金,高纯钛粉末、高品质钛合金、高温合金铸件,钼铁、钼酸铵、钼金属等。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纯石墨、石墨负极材料、特种石墨、密封散热材料等石墨新材料,大力发展轻质保温墙体材料、气密性材料、固废利用砌块等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节能领域Low-E玻璃、光伏玻璃、镀膜玻璃等,提高玻璃深加工水平。
先进化工材料重点发展α-烯烃、聚α-烯烃、ABS、EVA树脂、EVA橡胶、高端聚烯烃等高性能塑料,聚烯烃弹性体、溶聚丁苯、丁基橡胶等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聚乳酸纤维、莱赛尔纤维、尼龙56等高性能纤维及制品。
中德科技小镇采用被动式建筑材料建设
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碳纤维,同步发展玄武岩纤维等增强材料,延伸发展高性能预浸料、热固性树脂基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创新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热场的高附加值产品。
前沿新材料聚焦我省高校科研储备优势,加快推进石墨烯功能材料、3D打印用合金粉末、智能仿生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产业营业额破千亿
《方案》提出,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细分领域产品高端供给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保障,培育10户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50亿元级龙头企业和3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创建国家级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5个,省级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30个。打造哈尔滨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鸡西、鹤岗石墨精深加工,双鸭山、齐齐哈尔先进钢铁等5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26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实现扩量升级。
点线面体下真功夫
发展路径上,《方案》提出,在“点”上抓转化,围绕无氟高纯石墨制备技术、高性能纤 维增强树脂预浸料技术、高品质耐候钢制备技术、装配式轻质节 能围护墙体技术、机翼中强韧合金厚板制备技术等重点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牵引作用,落地一批好项目,培育壮大一批新材料重点产业链节点骨干企业;
在“线”上抓延伸,充分发挥新材料产学研用联盟、新博会等平台纽带作用,强化招商引资,协同研发应用,补齐碳纤维产业链前端原丝制备、石墨产业链负极材料终端产品、新型建材产业链防水隔汽膜材料等短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融通发展;
在“面”上抓集聚,充分发挥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提升园 区载体承载能力,强化产业耦合要素集聚、配套协同,培育壮大石墨新材料、先进钢铁、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及复合材料特色产业集群;
在“体”上抓跃升,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产业链链际横向关联,加强与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制造、服装等行业协同发展,实现金属、非金属、化工材料之间耦合融通,加快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发展,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整体跃升。
一核三带多点布局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如何布局产业空间?《方案》给出了答案——
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产业集聚为方向,依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发挥骨干企业辐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新材料产业“ 一核、三带、多点”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即哈尔滨核心引领区。充分发挥哈尔滨市科技、人才、创新、资金、区位等核心优势,积极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园区、先进钢铁材料产业园区、铝镁合金及钛材高端生产加工基地、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新型建筑材料研发应用基地,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交易展示平台,加力培育配套生产性服务制造业链条。
哈工高碳生产线
“三带”即石墨、精品钢、有色金属三条产业带。依托鸡西、鹤岗、牡丹江、七台河、双鸭山等地优质石墨资源,打造石墨深加工产业带;依托齐齐哈尔、伊春、双鸭山等地龙头企业和铁矿 资源,打造精品钢产业带;依托齐齐哈尔、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等地丰富铜、钼矿资源,打造铜、钼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带。
“多点”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推进园区优化整合,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细分产业链,引导配套企业集中布局,发展佳木斯特种玻璃、牡丹江非金属特种材料、大庆和绥化化工及生物新材料、双鸭山玄武岩等一批特色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新材料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引领下,在省领导担任组长的新材料产业专班统筹推动下,黑龙江省的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上半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认定省级重点新产品12个、绿色工厂11个、(非煤)智能矿山2户。
来源:龙头新闻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天哪!大雪!大暴雪
记者从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获悉,
预计20日-21日,
黑龙江自西向东有一次
雨夹雪转中到大雪、
局地大到暴雪天气。
↓↓↓
雨雪后可能出现严重的
道路结冰、积雪,
部分地区有风吹雪、雪阻现象,
能见度较低,对交通将有不利影响;
同时需注意湿雪对设施农业的不利影响。
↓↓↓
具体预报
预计20日-21日黑龙江自西向东有一次雨雪天气,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0日下午到21日白天,部分地区有湿雪。伊春南部、绥化东北部、哈尔滨东北部、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东部有雨夹雪转中到大雪,降雪量4毫米~6毫米,其中伊春南部、哈尔滨东北部、鹤岗、佳木斯西部局部有大到暴雪,最大降雪量可达13毫米;其他地区以雨转雨夹雪或者转小雪为主,其中伊春北部、绥化中部、哈尔滨北部偏西地区、鸡西西部雪量可达小到中雪程度。降水同时大部地区有5级~6级风,阵风7级;雪后气温下降2℃~4℃,局地下降4℃~6℃。
另外,19日南部地区大气扩散气象条件一般,局地有雾或霾。22日佳木斯东部、双鸭山、鸡西东部有雨夹雪或阵雪。24日-25日全省大部还将有一次小雨或雨夹雪天气过程。
此次天气是3月以来第三次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与3月14日-16日的冷空气过程相比,中东部地区的雨雪天气强度较强,但风力、降温幅度小。
周末哈尔滨有明显降温天气
好在
随着雨雪过程的结束
天气也会很快回暖
↓↓↓
安全行车提示请收好
降雪天气,道路光滑,冻融交替,将对交通产生不利影响。哈尔滨交警部门提示,注意安全文明驾驶。
一、平稳起步谨防打滑
冰雪路面摩擦系数小,车辆起步时如果过猛,可能出现车轮打滑现象。手动挡车辆可挂入比平时高一级的挡位,用二挡起步,松离合器要慢,油门要小,低转速启动,保证发动机不熄火。自动挡汽车有“雪地模式”的,应切换到“雪地模式”起步。如果遇到上下坡途中临时制动停车的,应充分利用手刹的辅助作用,缓慢起步,防止打滑。
二、不超载不超速,拉开车距保安全
雪后道路光滑,车辆制动距离更长,超载和超速的车辆,由于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载重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大,所以控制车速、不超载和与前车保持较大的安全车距是冰雪路面安全行车的关键。
三、慢转大弯,轻转方向盘
冰雪路面行驶时一定要双手握稳方向盘,尽量保持直线行驶。遇有情况或转弯时提前减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制力换低速挡控制车速,少踩刹车。一定不能空挡行驶,否则一旦发生空挡打滑,无法利用发动机阻力减速,十分危险。需要转向时,先减速,适当加大转弯半径并慢打方向盘。转向过猛、转向轮横向偏移,造成车辆前轮阻力突然加大,在惯性的作用下车尾易向外甩出,发生翻车事故。
四、雪天刹车有技巧
没有ABS设备的车辆在冰雪路面减速停车时,应先快速逐个减挡,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减速,再反复快点制动踏板平稳停车。配备ABS设备的车辆,可换到低速挡,先期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减速,但是刹车必须一次踩到底,同时控制好方向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遇侧滑或跑偏时,驾驶员要及时减油,同时往侧滑方向打轮,轻点刹车,以调正车身。
五、保持横向的安全距离
行车进出主路、通过十字路口、左右转弯、双方会车以及遇有行人和非机动车时,始终保持较大的横向安全距离。不要闪灯鸣笛催促,以免造成他人恐慌。遇自行车和行人横过道路时,车辆应主动让行,确保安全。
六、路遇风吹雪(大烟炮),主动避险是关键
风吹雪发生时不仅能见度变差,视距变短,还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视距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易造成驾驶人判断失误,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非常高,危险性极大。遇有大风吹雪时,能见度严重不足影响驾车安全的,应立即开启所有安全提示灯,将车辆停靠在高速应急车道或其他安全地带,所有人员撤离至路外,直至风吹雪结束,交通恢复正常再上路行驶。
关心天气更关心你,请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李威兵
来源: 生活报
石油和化工70年发展山河秀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70年的发展历程中,各省、市、自治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也各具特色,既有山东、浙江、广东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排头兵继续保持稳健的前进步伐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有极富资源禀赋的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区加强资源优势转化力度,由单纯资源输出型向构建完整石化产业链奏出的最强音,更有黑龙江、辽宁等一批传统工业基地厚积薄发、转型升级的积极身影。正是他们一起描绘出了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宏伟画卷。
浙江:石化经济充满活力
作为一个资源小省,缺地、缺煤、少气、贫油,是浙江曾经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已经成为一个石化经济大省。2018年,浙江规模以上石化工业总产值1.039万亿元,在全国石化行业规模位居第四。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浙江石化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57年,浙江对省内化工企业进行整顿、合并、改造,由政府主导投建了部分化工厂。1958~1966年,浙江省政府开始将化学工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正式工业门类看待,无机化工、基本有机化工、化肥、农药、涂料、橡胶加工、塑料等产业取得较大突破,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石化工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1967~1978年,石化工业受到严重破坏,但部分产业仍取得一定发展。1977年,全省建成小氮肥企业54家,合成氨产能达50.97万吨,农药企业超过30家。
1978年以后,浙江石化工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浙江民营企业投身化工的积极性得到释放,染料、农药、涂料、氟化工等产量和规模大幅提高,涌现出了浙江龙盛、浙江新和成、浙江闰土、华峰集团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改变了浙江以支农和基础化工为主体的传统格局。
“九五”期间,浙江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氟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重点依靠宁波等沿海港口发展临海型重化工业,利用镇海炼化、巨化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化工原料,增加化肥、农药的生产,产品品种和质量得以增加和提高。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是浙江石化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间,石油和化工园区得到快速发展,临港石化建设全面展开,化工行业产业链不断完善。1998年,宁波化工开发区和上虞精细化工园区开工建设;2001年,宁波大榭开发区、宁波工业园区开工;2002年嘉兴港区化工园区、杭州临江工业园、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相继成立,为浙江化工规模化、集约化、循环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积极推进境外、省外知名化工企业入驻园区,如台塑、乐金甬兴、帝人、三菱、阿克苏诺贝尔以及中海油、烟台万华等,都在此时陆续入园。
2010~2019年,是浙江省石化工业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石油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以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为重点的结构性转变;一大批高端化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项目相继建设和投产;国家和省(市)级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平台建设方兴未艾,形成了产品门类齐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浙江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广东:做高质量发展先锋
广东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经过70年的发展,广东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炼化基地,化学工业也建立起以化肥农药、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并在全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闯关中又一次走在前列。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石化学工业以1979年为界,存在截然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广东石化业产业层次很低端,发展也很粗放;改革开放后的40年间,广东石化业的经济增长明显向技术进步和中外合资合作的方向转变,走上了内涵加开放式的发展道路。
在上世纪最后10年中,广东石化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首先是南海油气中外合作勘探开发取得成功,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西部公司与境外石油公司合作,前后执行石油合同及协议78个,发现油田和含油气构造56个,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814亿立方米、原油地质储量7亿多吨,一批油气田陆续建成投产。1991年以后,广东原油产量每年以100万吨以上的幅度增长。
除油气开采实现重大突破外,广东炼化产业也驶入突飞猛进的快车道。其中,茂名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超千万吨级原油加工能力的炼化企业,30万吨/年乙烯和广州15万吨/年乙烯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填补了广东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空白,标志着广东化学工业进入了以现代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同时,石油炼制、聚酯切片、子午线轮胎、离子膜烧碱、聚丙烯酰胺等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和改造升级,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也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广东石化业开启了中外合资合作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探索,具有标志意义的是中外合资惠州壳牌南海石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于2000年10月敲定,创造了当时国内引进外资最高纪录。此后,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现代化石化项目和装置拔地而起,一个世界级的高端石化基地在惠州诞生。
进入新世纪,广东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跨国石化巨头布局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首选落脚地。中国海油惠州炼化项目、中委合资石化项目、中国石化中科炼化项目、巴斯夫化工一体化项目、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纷纷选择落户广东,单个项目的投资额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不计当地民营炼化企业,目前仅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巨头在广东省布局的炼油产能就已接近1亿吨的规模。
2018年,广东省规模以上石化工业主营收入约为1.23万亿元,跃居全国第三位,并形成了从上游原油开采、炼油、乙烯生产到下游合成材料、橡胶加工、精细化工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此外,广东民营经济发达,培育出金发科技、新宙邦、天赐材料、嘉宝莉等一大批在细分领域独占鳌头的领军企业,为广东石化业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山东:阔步迈进化工强省
作为化工大省,山东的煤炭、石油、原盐以及其他无机矿产资源都比较丰富,具有发展化学工业的基础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到2015年,全省化工主营业务收入已突破3万亿元;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4万亿元、利润18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20.5%;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利润同比增长12%,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化工经济总量连续27年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新中国成立前,山东省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并不高,仅在青岛、济南等地有少数化工厂。到1949年底,山东省有126家化工厂,从业人员5000余人,固定资产原值仅407万元。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对110多家私营化工企业的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加工订货和包销范围。1952年,全省化工总产值升至5270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1.27倍。硫酸、烧碱、农药、染料、轮胎外胎等主要产品年产量,均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国家对投资政策有所调整,山东化工行业的发展也进入相对平稳期。先是济南化肥厂建成了省内首套年产800吨合成氨装置,随后6个小型氮肥厂相继建成投产。1965年全省合成氨产量达1.55万吨,氮肥产量达1.16万吨,结束了山东省没有氮肥生产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为山东化工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自此,全省化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88年,全省化工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6.2%的速度增长。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山东化工业将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行业效益的重要抓手,对化工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实施全面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末,通过优化增量、激活存量,山东化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08年,全省化工业销售收入1.097万亿元,成为国内首个化工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的省份。2010年,全省实现销售收入1.57万亿元、利税2121亿元、利润116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04.3%、128.9%、76.9%,固定资产投资也比2005年增长124%。
与之相适应的是,山东省化肥、橡胶加工、石油化工、氯碱等多个行业,无论是整体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还是企业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机原料、合成材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产品的比重也逐步提高。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三大产业加快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山东化工更加着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化工园区,加强节能减排降碳,积极实施高端、高效、高质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十一五”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再上新台阶。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2014年达到2.95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的目标任务。
尽管全省化工行业成绩斐然,但随之而来的安全、环保问题也日渐突出。对为此,山东省“十三五”期间实施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战略决策,全面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以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山东化工企业评级评价和化工园区认定工作也在扎实开展。此外,山东省还构建了高端化工产业发展组织体系,出台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启动重点化工项目建设,旨在全力打造山东化工“升级版”。
江苏: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化工行业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切实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行业综合档次明显跃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江苏化工在发展中强大,在调整中优化,随着政策引导和自身蜕变,江苏的化工行业正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模式阔步前行。
江苏早期的化工生产始于1919年,为无锡首建的中国第一制镁厂生产碳酸镁。其后,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先后办起了生产“火油”(煤油)、烧碱和漂白粉、橡胶制品等简陋小化工厂。1934年,范旭东在南京筹建了中国第一家化学肥料厂——南京永利铔厂。这些形成了江苏化学工业的萌芽,其后的十多年间,江苏化工业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化工行业才出现转机。“一五”开始后,苏南一些小化工厂逐渐恢复生机,苏北南通、徐州等地的化学品生产也开始起步;直至1976年逐步形成了化学矿、化肥、农药、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等门类,化工成为江苏的一个新兴工业部门。
1978~1990年,江省化工行业进入规模快速扩张期。随着1982年金陵石化组建和1983年扬子石化开工建设,江苏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大石油化工基地,省内长期短缺石化原料的矛盾大为缓解。1990年,全省化工产业布局和地区特色已初步形成:以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群体,生产农药、涂料、感光材料、生物化工制品等;以南京、镇江、扬州为主的石油化工和基本化工原料为特色的产业群体,生产各类油品、塑料树脂、橡胶制品;以徐州、淮阴、连云港、盐城为主的产业群体,生产农用化学品、煤化学品、盐化工、改性合成材料等。
新世纪以来,江苏化工行业发展不断提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以上。然而,发展的过快过猛也为行业带来潜在危机,比如产业结构偏资偏重,中低端产品重叠严重;企业规模整体偏小,“小而散”“小而全”普遍;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废”污染比较普遍等。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以其替代与置换传统化工产业,力图快速扭转偏资偏重的产业弊端。
“十三五”以来,江功省化工行业全面落实“减化”要求,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切实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2018年,行业虽然主营收入由上年的2.14万亿元下降至1.48亿元,但整体盈利能力和效率明显提高,行业综合档次明显跃升,技术、工艺、装置水平也大幅提升。
上海:成为创新高地和开放范本
图为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一角。
上海是中国化学工业的发祥地,开创了中国化工的先河。至解放前夕,全市化工系统有企业436家,产品大类99种,工业总产值8168万元。虽然企业户数之多、门类之齐全为全国化工之最,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基础化学工业所占比重极低。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化学工业发生了历史巨变,2018年上海石化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06.7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69.41亿元,经济总量占据全市工业总量的11%,全市拥有规上企业615家。
历数上海化工企业的创新亮点,首先要数成立于1996年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以石油和精细化工为主的专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被誉为“上海工业腾飞的新翅膀”。经过23年发展,上海化学工业区已成为集聚国际知名跨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先进、产业结构高端、综合管理严格的化工园区,并连续6年蝉联全国化工园区排名榜首。其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管理模式,已被工信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作为我国化工园区开发建设的标杆模式加以推广。
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创建于1972年的上海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拥有1600万吨/年原油加工、80万吨/年乙烯、100万吨/年合成树脂的生产能力。成立于1981年的高桥石化,是我国第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大型经济联合体,现已基本建成千万吨级炼油加工、成品油出口、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成为DCP全球最大生产商,销量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也是全国最大的聚醚生产基地。上海华谊(集团)公司通过战略拓展、产业调整、创新转型,现已形成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绿色轮胎、精细化工、化工服务五大核心业务,并在市外11个省市布局40家工厂。
上海,也是全国外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卡博特、巴斯夫、杜邦、科莱恩、三井化学、索尔维等跨国公司来沪投资建厂。拜耳、赢创、亨斯迈、陶氏化学、亚什兰等化工巨头们在建设生产装置的同时,陆续将总部、研发等功能性机构迁设到上海。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针对发展容量不足的现实以及上海减少对重化工依赖的总体要求,上海化工通过“壮士断腕”式的结构和布局调整,实现了行业的华丽转身。“九五”、“十五”期间,上海将外环线内的上千家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迁”,结合上海实施三轮“三年环境行动方案”,清理全市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项目,为发展绿色化工、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出贡献。
河南:发展步入快车道
河南位于中国战略要地的中原地带,区位、资源、技术等优势明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区位优势让河南石化行业从零起步、快速增长,省内石化企业数量由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400家发展到1500余家,千亿级世界500强企业也落户于此,全省石化行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格局,一举跃进国内石化行业前列。
70年前,刚刚从战争中走过来的河南满目疮痍、一贫如洗,以农业为主的中原大省石化行业更是一张白纸。由于没有化肥,粮食生产只能“望天吃饭”,依赖化学工业而生的医药、农药、塑料、橡胶等基本产业更是从零起步。然而,河南身处中原腹地,拥有强大立体的运输网络,具备发展化学工业的先决条件,也有利于形成产销一体化的强大格局。在此基础上,河南化学工业从50年代末开始起步,陆续布局化肥、化工项目,先后在豫北、豫西等地建设了几个小规模的化肥和化工厂。1949~1978年,全省化工行业累计完成投资额7681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近1.7亿元,建成石化企业近400家,石油化学工业自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河南化学工业逐步形成了化肥、农药、橡胶、氯碱、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染料、涂料、合成材料、化工机械和化学试剂等拥有十几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当年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20.99亿元,居全国化工第12位。
同时,河南石化行业的生机和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众多大型民营化工企业也应运而生。河南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龙蟒佰利联公司、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为河南石化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石化行业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74.89亿元,在国内各省份石化行业中位居第六。
资源优势使行业做大做强。虽然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但中原油田、河南油田、洛阳石化也为河南搭建了很好的炼油产业平台,为下游石化产业链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再加上省内有着丰富的煤、盐、碱、铝等天然矿产资源,为河南石化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省内石化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加快,上下游资源开始整合,煤化工产业链、盐化工产业链、炼化产业链及炼焦产业链先后在河南省做大做强,并在国内占据着重要地位。
“十二五”是河南石化行业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随着一些大型炼化企业的产业链延伸以及省内能源化工企业的整合,河南石化行业原来小散弱的格局得以彻底改观。其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以3000亿元的总资产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资产超过了1500亿元,多家化工企业规模已达千亿级,全省石化行业集中度、规模、实力大幅提升。
陕西:奋力“追赶超越”
陕西是中国陆地石油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陕西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石油和化工行业不仅领跑全省工业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全国石化行业的分量越来越重,在现代煤化工方面领跑全国。1951~1954年,陕北被确定为石油重点勘探地区,组建陕北石油勘探大队,并成立延长油矿管理局,即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的前身。但改革开放前,陕西还没有一套规模化的炼油生产装置。1982年8月,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焦力人在陕西考察时,确定了“以油养油”的发展方针,随后延长油矿建成3套5万吨/年炼油生产装置。年加工原油50万吨的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也在洛川县交口河镇的山沟里建成,就是如今的延安炼油厂。
上世纪80年代,陕北榆林地区丰富矿产资源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1998年7月,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面对上天的恩赐,陕西坚持“三个转化”(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思路,大力发展煤油气盐综合利用和煤化工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006年6月,陕西两大能源化工“航母”的延长石油和陕煤集团挂牌成立,投资建设了一批油气和煤炭深加工项目。
此后,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于一地,且资源组合配置极好的榆林市,成为各方逐鹿的焦点。延长石油、陕煤集团战略北移在榆林上马项目,而且吸引了神华、中煤、兖矿等企业在榆林纷纷布局,形成了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煤油共炼、煤焦油深加工等产业。
“十二五”以来,陕西一批现代煤化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如2014年的延长中煤榆林能源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煤榆林能源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2015年的陕西未来能源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神华榆林能源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蒲城清洁能源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去年,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到2018年,陕西煤制烯烃年产能已达370万吨、煤制油(含煤焦油加氢)年产能400多万吨,成为全国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第一大省。
截至2018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20年来累计开工17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8000亿元,为国家贡献原油3.44亿吨、天然气1859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兰炭和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陕西基本形成了产品较为丰富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化工新材料、有机化工、化工医药、生物质能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能源化工产值占全省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2018年,陕西石化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00亿元,同比增长21.14%,占该省GDP总量的21.3%,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为3519.5万吨和444.5亿立方米,油气当量居国内第一。
山西:化工因煤而兴
山西是我国老煤炭基地,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1/3。新中国成立至今,山西化工行业依托煤炭、煤层气等资源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化工行业地位也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山西省无水硫酸钠产销量世界第一,煤焦油加工能力和焦化粗苯精制能力居全国首位,合成天然气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尿素、合成氨、甲醇的产能分列全国第二、第三和第五位。山西省化工行业年总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7.5%,规上企业253家,资产总额4000多亿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山西省真正的化工企业只有西北实业公司电化厂一家,1949年烧碱产能170吨,即使加上阳泉硫铁矿、运城盐湖等相当原始的化工原料开采企业在内,也不过三四家涉化企业,年工业总产值只有340万元。
在国家的支持下,太化集团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开始建设,“二五”期间正式投产,并与吉化、兰化共同成为全国三大化工基地,奠定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基础。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为了把“黑”(煤炭)变 “白”(化肥),一大批小合成氨、小氮肥厂开始兴建。到1980年,山西已有大小化工企业1082家,年产值8.78亿元,主要产品为合成氨和农用化肥等,化工成为山西七大支柱产业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山西制定并开始实施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煤为原料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山西化肥厂(现天脊集团)的建成投产。
进入新世纪,山西上马了甲醇、二甲醚等化工项目,煤化工、焦化产业规模和单系列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煤炭产业链延伸有了长足发展。“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山西五大煤业集团的煤化工发展均步入快车道。
向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山西省化工行业,近年来依托煤炭、煤层气、黄河水资源以及盐碱地资源等区域特色发展优势,围绕“肥、醇、炔、苯、油”五条发展主线,晋东、晋中、晋北三大化工产业基地和区域性产业集群相继形成,构建起了以煤化工、炼焦化产品深加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装备制造、“互联网+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新体系,正在实现由原料制造向终端产品制造转变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以晋煤、阳煤、潞安、天泽等企业集团为龙头的晋东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浓度氮肥和复合肥生产基地;以潞安煤制油和晋煤MTG项目为核心,形成了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以阳煤、焦煤等企业为龙头的晋中(南)区域,形成了炼焦化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山焦盐化、青山化工、翔宇化工为代表,构建起精细化工集聚区;同煤集团塔山园区和阳高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园区也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十三五”期间,山西化工正以《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争当煤化工的排头兵。
宁夏:发展后劲十足
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宁夏化学工业,现已形成了以现代煤化工、石油化工、电石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其中,作为国家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的宁东基地,现代煤化工及下游产品的蓬勃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现代煤化工是近年来该区投资最大、增长最快的行业,不仅成为化工行业的支柱,而且发展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十八大以来,宁夏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500万吨/年炼油改造项目,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制油、100万吨/年煤泥制甲醇、100万吨/年煤化工副产品制烯烃、6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宝丰能源500万吨/年焦炭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规模大、产业链长的项目陆续投产。
2018年,宁夏石化16万吨/年烷基化项目投产,加速了高品质油品供给侧结构调整;2018年5月单套生产能力国内最大、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化肥项目建成投产。大地循环、兴尔泰化工采用电石炉尾气制合成氨项目、庆华集团甲醇尾气制合成氨项目,推动了电石炉气利用的高附加值化、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耦合。
电石化工是该区传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区内电石产能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三位,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1,4-丁二醇、聚乙烯醇、石灰氮、双氰胺等深加工产品,其中氰胺产业处于国内龙头地位,是我国氰胺系列产品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地。2018年11月在宁夏成立的中国氰胺产业联盟,集聚了全国氰胺产业产学研优势资源,对区内氰胺产业科技创新、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精细化工取得突破,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的5%左右,比上年度增加近2个百分点。新安科技、格瑞化工、华御化工、瑞泰科技、蓝丰化工等精细化工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着力研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产值稳步增加。新增的特种工程材料、偶联类医药中间体、高品质有机颜料、高分子抗老剂等精细化工产品,促进了上游产业的接续发展,也推动了该区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新疆:化资源为效益
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储量,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的石油和化工业几乎为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盐、芒硝等资源却无法为新疆带来效益。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石油和化工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期,资源优势转化步伐持续加快,不仅油气产量快速增长,管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大型炼化项目纷纷落地,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一批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均跃居全国前列。
195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郊七道湾建设的年产600吨制酸厂正式投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建设的第一个化工企业。1959~1965年,一批中小型化工企业纷纷出现,涉及化肥、农药、无机盐、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等11个行业,奠定了新疆化学工业的基础。
1978年至今,新疆先后发现了塔河油田、顺北油气田2个10亿吨级碳酸盐岩油气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田,累计向国家贡献原油超过1亿吨,天然气超过245亿立方米。
70年来,新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三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等各具特色的石油化工基地,形成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专用化学品等约20个重要子行业,产品种类增至600多种。
其中,独山子石化年产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及乌鲁木齐石化年产100万吨芳烃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使新疆拥有了世界级规模和高技术水平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有机原料装置。这些装置对下游产业的集聚和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带动了一大批聚苯乙烯(EPS)、溶聚丁苯橡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顺丁橡胶、子午胎项目的建成投产,推进了新疆炼化一体化进程,延伸了下游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氯碱化工发展势头强劲,聚氯乙烯产能居全国第一、离子膜烧碱产能全国第三、电石产能全国第二,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
新疆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兴未艾。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企业加大了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投入,吐哈油田煤层气试验井已正式出气,新疆油田致密油勘探也取得重大进展,宝明矿业年产1100万吨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金戈壁非常规油气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油砂矿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
煤化工也成为新疆化工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在传统煤化工领域,新疆焦炭、电石产能产量大幅增长,新建煤制合成氨—尿素装置规模及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型煤化工方面,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广汇伊吾年产120万吨煤制甲醇和新疆庆华伊宁年产13.75亿立方米煤制气、伊犁新天煤化工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正式投产。此外,新疆神华能源甘泉堡煤制烯烃、伊泰煤基多联产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目前,新疆正大力提升疆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资源增储上产,解决新疆原油加工类企业的原料缺口,使更多的油气资源留在当地,进一步加大油气就地转化力度。
河北:逐步成为石化大省
新中国成立以前,河北石化工业几乎一片空白。1949年之前,河北全省只有3家小企业。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石化行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逐步跨入全国石化大省行列。
1950~1952年,河北全省公有化工企业12家,工业总产值171.92万元,比1949年增长2.6倍。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河北筹建重点化工项目——苏联援建的国内第一座大型感光材料厂保定电影胶片厂(化工部第一胶片厂)和省内第一座中型氮肥厂石家庄化工厂(石家庄化肥厂)。随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家庄化肥厂、保定电影胶片厂、柏各庄化肥厂、邯郸磷肥厂、石家庄农药厂等一批化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1966~1978年,河北重点发展化肥、农药等支农化工产业。
1978年后,河北省石化行业逐步走上稳定发展轨道。大型化肥企业沧州化肥厂和邯郸化肥厂建成投产,原油年加工能力350万吨的石家庄炼油厂也开工建设。
上世纪90年代,河北省石化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八五”期间,河北化工系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5.4%;“九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5.5%。这10年中,河北省石油和化工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跨入新世纪,河北省石化行业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环渤海经济区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全省石化行业年均增长率达25%以上,与钢铁、装备制造业共同形成三大战略支撑产业。
“十二五”期间,河北石油化工行业按照“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指导方针,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石家庄炼化、华北石化、唐山三友、沧州石化、中煤旭阳焦化、华北油田6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
“十三五”以来,河北石化行业着力打好结构调整、产品质量升级、绿色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石化行业规上企业1976家,固定资产为4861.1亿元,同比增长2.7%。
天津: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从最初的单一化工产品,到开采大油田、建设大型石油化工炼化工厂,实现多品种石油化工产品的从无到有。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天津市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天津碱厂为代表的天津化工企业,发展十分艰难。党和国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帮助企业组织原料、包销产品、提供贷款。1952年7月1日,永利成为全国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联合制碱法”被授予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专利,永利人也以满腔的爱国情怀积极投入生产,纯碱年产量由解放前夕的4.12万吨增加1959年的30.5万吨。10年时间,纯碱年产量增加7.42倍。
1964年1月,昔日的盐碱滩已建设成为一个集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原油加工、机械制造、科研设计、后勤服务、多种经营、社会公益等于一体的油气生产基地——大港油田。1970年10月,与大港油田配套的天津石油化工总厂开始筹建;1975年10月,250万吨/年炼油常减压装置及部分公用工程装置建成,开始试车出油。1977年9月,全国四大化纤基地之一天津石油化纤总厂破土动工,1981年8月建成投产。至此,天津石化的第一代建设者们在一片盐碱荒滩上逐步建立起了集油化纤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
2006年6月26日,天津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开工奠基,标志着天津石化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随着各大项目建成投产,天津石化固定资产总额增长了1.34倍,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天津石化累计加工原油、生产成品油,与“十一五”相比均实现翻番。
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天津市石化企业达711家(其中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已达5家),资产总额3756.57亿元,全年实现产值4024.32亿元。天津原油开采能力3500万吨、加工能力175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120万吨,聚乙烯、聚丙烯、ABS等主要石化产品装置规模和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2018年,天津石化产业发展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石化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3.5%,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比19.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占比7.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6.1%。
辽宁:迈向世界级石化基地
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院校在这里诞生,中国炼油工业从这里绽放,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辽宁,令人骄傲的工业历史使辽宁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诞生了众多石油化工明星企业。
这里曾经是中国炼油工业的摇篮,是中国炼油工业技术“五朵金花”中“三朵”绽放的地方,曾担负着我国1/6国防用油和1/7农业用油的生产任务。
辽阳石化则是新中国最早引进成立的“四大化纤基地”之一,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建设大化纤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973年9月,承担辽化建设任务的工程兵进入工地,会战场景蔚为壮观。锦州石化更是走过了80年风雨历程,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滴人造石油、第一块合成顺丁橡胶。
时至今日,这些明星企业依然担负着重要的生产、保供任务,而民营企业的绽放更是给辽宁石化行业增添了闪耀的新星。
恒力石化、盘锦北燃、逸盛大化、福佳大化等重点企业均实现较快增长,2018年12月15日,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料试生产,全省石化行业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明星企业的绽放离不开各方的助力,更少不了卓有远见的规划。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侯慧明介绍,辽宁是中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炼化能力强、链条完备、技术领先,已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
近两年,随着辽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加快经济转型,一批大炼化项目逐步建成,辽宁石化产业正在向一体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向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迈进。
黑龙江:老基地焕发新活力
从石油一柱擎天到炼化一体化、装备制造、技术服务、新材料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在新中国成立70年间,黑龙江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出了新活力。
1959年9月26日,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松基3井喷射出工业油流,我国发现了一个大油田,从此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解决了中国的石油自给问题,大庆油田由此得名。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1976年起,大庆油田持续27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10余年持续稳产原油4000万吨以上,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中流砥柱。
从1979年开始,黑龙江开始逐步发展非油经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发展替代产业思路,到1990年相继兴建了石油机械厂、塑料制品厂等一批地方工业企业,全省形成炼化一体化、装备制造、技术服务、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十一五”以来,黑龙江石化工业已建成了大庆石化12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等30余个重点项目,初步实现了“小炼油、大化工、新材料”的格局。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继续巩固大庆作为国内重要石化生产基地的地位,到2015年,黑龙江省炼油及石油化工计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4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8.5%。目前,黑龙江“油头化尾”已取得重大突破,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已陆续实现开工投产,550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也正紧张施工中,C5石油树脂扩能改造项目已于今年年初开车投料一次成功。
黑龙江石油化工产业以“东煤西油”闻名,西部炼化一体化,东部则以煤炭一体化、石墨精深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向。黑龙江煤炭探明储量是215亿吨,主要集中在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和鹤岗。其中,七台河煤化工产业曾是基础最好、所占份额最大的地区,已形成原煤、洗精煤、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等产业链条,煤化工产品21种。
除此之外,四大煤城还是石墨资源丰富的集聚地。近年来,黑龙江省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石墨产业发展。“中国石墨之都” 鸡西、释放“黑金”后发优势的双鸭山、“中国石墨烯小镇”的七台河、“千亿级中国石墨城”的鹤岗突飞猛变。截至2018年末,黑龙江省规上石墨企业实现产值近40亿元,矿石年开采能力达到1100万吨,精粉年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
湖北: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湖北是资源大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居中部第一位,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北省石化行业以服务农业、支援农业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支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为了配套全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湖北的轮胎、橡胶制品以及涂料等行业也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省内化工企业充分发挥磷盐等资源优势,磷盐化工产业又后来居上。但是受到油气资源短缺等条件的制约,湖北石油化工业相对薄弱。
“九五”以来,湖北省石化行业成就显著,先后建成投产了大峪口、黄麦岭两个矿肥结合工程、兴发化工移民搬迁工程和宜化“813”工程,以及双环联碱改造等一批国家及省重点项目;还相继完成了一批小氮肥、小磷铵企业的改扩建;对宜化季戊四醇、武汉有机氯化苄等一批有机化工项目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沙隆达的新品种农药、楚源的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系列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也陆续建成投产。
“十五”期间,湖北化学工业进一步加大了结构调整步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61亿元。“十二五”期间,全行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9.4%。2015年,全省规上石化企业1272家,从业人员约35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28亿元,居全国第6位,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北重点石化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武汉石化、荆门石化、江汉油田为主体的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及石化生产基地;以宜化、武汉葛化、沙隆达、江汉油田盐化总厂等为主体的盐化工生产基地;以宜化、三宁为主体的氮肥生产基地;以大峪口、黄麦岭矿肥结合项目和新洋丰、宜化、兴发、三宁等为主体的磷复肥及磷化工生产基地;以沙隆达、楚源、武汉有机等为主体的农药、医药、染料及其中间体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文章源自:中国化工报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