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0-21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材料百科 >

塑料环保书包

甘肃定西的三大土特产是什么?

三大特产不是很明白,那我就说三个比较有名气的吧!一个地方的特产总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

甘肃·定西:气候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稀少,但气温高,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地势上南高北低,山多川少,沟壑纵 横,地形破碎。

特产一:马铃薯,这样破碎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是不适合大型的粮食产物生产的,但适合马铃薯的生产和种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也适合马铃薯淀粉的积累,早些年甘肃定西还获得“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提一下点,甘肃当地人习惯叫洋芋(我老师说的,他是甘肃天水)。

特产二:岷县当归,药材也是定西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岷县当归的种植历史最早课追溯到1400多年前,种植历史悠久。岷县的当归甚至还有了“岷归”的别称。

特产三:洮砚,早在宋朝是洮砚就已经闻名于世了。宋初有人在在洮河采石制砚,因产自于洮河,故得名“洮砚”,为古代四大名砚之一,现在因书写材料的变化,砚台也就慢慢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这是我知道的甘肃定西比较有名的特产,如果错了,欢迎大家指正。

甘肃定西的三大土特产是什么?

洋芋当饭不当菜,就一个洋芋。三大产业是人们对土豆的戏称。定西有世界马铃薯之乡。马铃薯就是我们常说的土豆,洋芋。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拂晓小学:“书包不回家” 快乐归校园

4月6日下午四点十分,随着一声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平凉市拂晓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开始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社团活动。

一时间,操场上热闹起来了,足球、篮球、乒乓球……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玩得不亦乐乎;教学楼里,跳舞的、唱歌的、画画的,或安静或欢快,每个社团的教室都各有特色,而每一位学生更是各有所长。

每天的这个时候,四年级二班的课代表郝冰洁总会留在教室里,花费五六分钟的时间将当天各科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认认真真地书写在班级的一个记录本上。“等同学们参加完一个小时的课外社团活动后,就会回到教室里来写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都有语数外老师轮流来给我们辅导,他们会按照这个记录本上的作业来督促、指导我们完成一天的作业。这样回家就不用写作业了,有时连书包都不用背回家了。”

郝冰洁口中的“书包不回家”,就是平凉市拂晓小学落实“双减”政策的一种尝试。去年以来,随着“双减”的不断深入,我市各中小学“各显神通”,谋求实效。拂晓小学立足实际,积极思考将“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落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提质增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上持续发力,用更加科学、智慧的教育方式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了“减负提质”。

那么,“减负”减什么,怎么减?“提质”提什么,怎么提?拂晓小学又是如何做的呢?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丰富学习生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为宗旨,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

——在加强学生作业管理的同时,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制定分层布置作业方案,所有学科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个体差异分层设置作业内容,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开设音乐、围棋、体育、阅读等多种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别样的作业规划、个性化的学业辅导、多形式的社团活动,不仅成了拂晓小学全体师生“张扬个性、发掘潜能、适性成长”的舞台,也让拂晓小学在实践当中检验改革成效,使课后服务工作在探索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学期,我校在‘课后服务’工作前期调研中,大量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1+N’课后服务模式,‘1’即每天一小时的作业辅导,在此基础上尝试展开‘书包不回家’行动;‘N’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拂晓小学教务处主任马志娟告诉记者,学校要求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每天都有一节50分钟的作业辅导课,在老师的辅导下,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基本能完成所有家庭作业,少数学困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单独辅导完成基础性作业。教师不会额外布置作业,学生不将书包带回家,这一措施的实行,可以让每位学生快乐作业,学有所获。

学生的负担减下去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要提上去。拂晓小学在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课时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切实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拂晓小学校长马建雄告诉记者,由于学校新进教师多,年轻教师有激情有活力,但课堂教学经验欠缺,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稳步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以师徒结对帮扶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管理的工作重点,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去年3月,25岁的陈文斌和来自全省各地的34位应届毕业生一起通过平凉市公开招聘的方式来到拂晓小学,任职第一天,学校根据每位青年教师所学专业和任教学科为他们每人配了一位师傅,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导。“几乎每周,我都要听师傅的课,做好笔记,总结好的经验;而每学期带我的师傅也会听我的课,对我进行点评,每节课下来 ,我们都有不一样的收获。”陈文斌告诉记者,教研组还让听课老师参与课后反思的研讨活动,大家一起研究课本、研究方法,共同参与,互学互助,真正做到了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如今,在拂晓小学,校园处处是舞台,教育无处不在,学校的每一寸空间都与学生发生着互动。“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做好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探索,在减负增效的同时,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孩子们制造一个幸福多彩的童年。”校长马建雄说。

来源: 平凉日报 张霞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审核:雷勇 张涛 卢姗

编辑:朱晨光

平凉消防员抗洪抢险一线为10名贫困学生赠送书包

2020年8月31日,新学期伊始,来自平凉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指战员在陇南市文县临江镇抗洪抢险的一线,为东风村小学10名贫困学生赠送书包,小学生们给消防员佩戴红领巾,成为最美的一道风景。(初恩第)

图为消防指战员为小学生捐赠书包。

图为捐赠仪式。

图为一名受捐赠小学生为消防指战员佩戴红领巾。

图为捐赠结束后合影。

“在脱贫攻坚这件事上,我们是敢死拼命的”——甘肃脱贫攻坚进程回顾

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12月3日电 题:“在脱贫攻坚这件事上,我们是敢死拼命的”——甘肃脱贫攻坚进程回顾

新华社记者任卫东、宋常青、王朋

这是一片曾经充满艰辛的土地,荒漠、风沙以及荒凉肃杀的边关,曾是这里的底色。一百多年前,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感慨这里“苦而不可居”“陇中苦瘠甲于天下”。25年前,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一张照片中,一位母亲执一浅碗含水为几个儿女洗脸的场景,至今仍让人唏嘘。

这里,是甘肃,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86个县市区,58个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7个是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就有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这又是一片充满韧性的土地。千百年来,生于长于斯的人们,一直与干旱、贫瘠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甘肃全省干部群众铆足干劲,越是艰难越向前,反贫困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2万,75个贫困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是在东乡族自治县拍摄的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资料图片)

反反复复“过筛子” 多年抓实“一件事”

站在“关了房门屋里也亮堂”的平房前,47岁的王小勤至今仍感觉“像做梦一样”。

记者7年前来到陇南市礼县桥头镇张铁村时,王小勤还住着70年前的土木房。房内昏暗、潮湿,糊墙的报纸已经发黄,窗台、柜子积满了黑色灰尘,卧室的隔壁就是猪圈。

“苦日子看不到头嘞。”王小勤说,地里一年仅能产两三百斤小麦,短缺的口粮要靠他和当时76岁的老母亲两人挖药材卖钱换得。

2020年,再见王小勤时,旧房早已换成了明亮、宽敞的砖混平房。6年前,当地政府推进危房改造工程,王小勤获得1.4万元补助,推倒了旧房建起了新房。5亩“卧牛田”“眉毛田”种上了当归、大黄等中药材,平均每年给他带来6000元收入。另外,他在村里的药田里打工,一年也能挣上1.2万元。

“现在的日子挺好。”长期艰苦生活养成的寡言少语的性格一时难以改变,但王小勤飞上眉头的一抹欣喜,是藏也藏不住的。

在决胜脱贫攻坚之际,新华社记者深入甘肃贫困地区,时时能够感受到脱贫带来的类似幸福与喜悦。

生活变了,村民们的视野也变了。

“以前村民愁的是,今天吃什么,穿的好不好。现在不一样了,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和就业。”

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陈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周金珂说,这个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55.9%。如今,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全村上过大学的超过300人。

张铁村、陈坪村是甘肃“十三五”以来脱贫攻坚行动成效的缩影。时任甘肃省省长的唐仁健介绍,目前甘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基本解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有效拓展。特别是2017年至2019年,甘肃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0.2%、10.3%、11.8%,明显高于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今年以来,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甘肃省全力消除影响、坚持定力,聚焦深度贫困,吹响了总攻号,全力攻克最后深贫堡垒。全省对8个未脱贫县挂牌督战,由省级领导干部分片包抓;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104个贫困村,由各市州主要领导包抓;县市区主要领导督战到户,包抓剩余贫困人口。

贫困人口增收是挂牌督战的重要内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和县中王山村村民张有返回青岛务工的行程被耽搁了。“每天都在关注疫情和复工信息,渴望能够尽快返回岗位或者再找一份工作。”他说,没活儿干,家里收入就没着落,心发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陇南市西和县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贫困人口增收。为了做好返岗和防疫两不误,西和县委、县政府专门组织工作小组,赴浙江、山东、上海等地与企业对接用工需求。通过“点对点”包车,让务工人员“下了车门就进厂门”。同时新设临时公益性岗位1000多个,县内51家扶贫车间陆续复工复产,千方百计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在家待了不到一个半月,张有便乘上返岗青岛的专车。西和县像张有这样返岗的还有3.75万人,多数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道路是陇南市武都区蒲池乡杨家沟村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最大短板。这个位于山半腰的贫困村,以种道地药材为生,但村民从村里步行至山后的中药材种植田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把药材送往山下的市场又要两个小时。

今年下半年,修路的挖掘机、推土机开上了杨家沟村陡峭的坡面。杨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姝蓉介绍,如今路基本修好了,村里拉货的骡子“下岗”了,有不少村民换了“三马子”。

越到最后关头,越要坚定信心,越是胜利在望,越要一鼓作气。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暴洪滑坡自然灾害“加试题”,甘肃全省上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反复“过筛子”、反复“回头看”。甘肃省委书记林铎和时任甘肃省省长的唐仁健分别督战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东乡族自治县和宕昌县,多次明察暗访,确保脱贫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在宕昌县哈达铺镇药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工作人员网络直播卖药材。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资料图片)

把摆脱贫困的“山”一样的责任扛在我的肩上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白家村位于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曾经封闭、贫穷的“小土村”,如今却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村民杨彩虹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世代种地为生的农民也能吃起了“旅游饭”,没想到“美丽”也能战胜贫困。

“我的农家乐一年收入四五万元,还能照顾家里,比外面打工好多了。”杨彩虹说。

村民说,“小土村”蝶变,离不开54岁的“瓦工书记”。

“瓦工书记”叫白宁安,有着过硬的瓦工手艺,还成立过工程队,是村里的“能人”。2013年担任白家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放下收益不错的营生,带着乡亲们修路通水,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依托当地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将白家村整体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就地吸纳村民家门口就业。

日迈月征,白家村越来越美,村民腰包也越来越鼓。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大批像白宁安一样的干部,把摆脱贫困的重任扛在肩上,和群众一起学习扶贫政策、发展扶贫产业,改变着贫困山乡的面貌。

2019年10月7日晚,时任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的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程途中,车辆坠江不幸遇难。

张小娟生前遍访全县208个村和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采用漫画、微信语音播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当地脱贫攻坚事业。

“无数的热血青年,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用脚步丈量舟曲的山水大地,以众志成城的力量和勇气,拉近舟曲与小康社会的距离。”张小娟在生前的一篇文章中,道出了扶贫干部的初心。

在甘肃,还有一批“把挂职当任职”的扶贫干部,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为甘肃脱贫攻坚助力。

担任大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之前,36岁的张巨飞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人力资源处副处长。近两年,他带领村民接通了自来水、壮大产业规模、整治人居环境。昔日海拔高、悬崖高、贫困发生率高的“三高”村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民生活也越来越有模样。

但村里剩余5.8公里的土泥路,一直牵着张巨飞的心。“村子本就偏僻,道路不通,以后产业如何发展?”张巨飞担心大山村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他多次与县交通局衔接,终于将窑湾社、元头社等村社硬化路项目列入全县项目库。

就在张巨飞全力为村里后续发展忙碌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2020年5月7日,张巨飞在去东坡社开展帮扶工作的途中,遭遇车祸,全身多处骨折。躺在病床上的他,始终不忘大山村硬化路项目进展。

现在,大山村的“产业路”正在建设当中。还处在恢复期的张巨飞说,他时刻准备着为村民致富奔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记者从甘肃省政府获悉,自2018年5月25日起,甘肃省市县乡村各级党政机关等重要场所都挂起了脱贫攻坚倒计时牌,以此来时时提醒各级干部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分秒必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暴洪灾害与脱贫攻坚“三役叠加”,让全体干部更觉时间紧迫。

唐仁健说,从省一级到基层一线,甘肃已经形成“敢死拼命、志在必得”的工作格局和氛围。

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在自家的日光温室大棚中忙碌。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资料图片)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

入冬以后,以往一片枯黄的河西走廊却泛起了绿意。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62岁的李应川正忙着打理温室大棚里的辣椒,再过几天辣椒就能上市了。

“预计卖辣椒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李应川说,家里的养殖暖棚还有20多只羊,预计到年底,家庭年收入超过4万元。

李应川家祖祖辈辈生活在祁连山东段的古浪南部山区,现在退耕还林、还草了。搬下山后,生活也越来越有模样。

2017年以来,古浪县为从根本上解决南部祁连山区生态保护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实施了生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建成了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和绿洲小城镇,搬迁安置了11个乡镇1.53万户6.24万人。

“甘肃省的贫困人口集中区,有相当部分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甘肃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首席专家李含琳说。甘肃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是难题,更要破题。

在生态与发展的协调上,甘肃是走过弯路的。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曾被中办、国办通报。甘肃省将祁连山问题整改在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作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行动。不找借口、不讲条件、不惜代价,以“断腕”之勇推进各项整改整治。

过去因盗伐树木变“秃”的博峪村,如今山川秀美、树林茂密。

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博峪村有一片茂密的天然林。过去村民以盗伐树木增收。渐渐地,山“秃”了,村民的腰包却没鼓起来。

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甘南州将“环境革命”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推进退耕还林、退草还林、草畜平衡,发展全域旅游。

生态保护让以前的“秃”山再植新绿。博峪村所在的木耳镇复种及新种林地面积达1.8万公顷。2017年到2019年,全村193户有75户开起了“藏家乐”,全村藏家乐营业收入额一度突破5600万元。

博峪村党支部书记王国良说,以前总想着把绿色换成钱,没想到现在绿色本身就是钱。

端稳“生态碗”,吃上“小康饭”。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如今,像博峪村这样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甘南州还有1302个,惠及40多万农牧民。

甘肃省政府统计,甘肃旅游资源70%以上都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发展旅游专业村1053个,农家乐2万户,通过文化旅游带动55.46万人实现了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退耕还林、生态护林等是甘肃统筹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这些生态扶贫项目的实施,不仅让寒旱、贫瘠的陇原大地重绽新颜,更加快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步伐。

如今,甘肃“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体系已经形成,挂着“甘味”品牌的农产品“抱团”闯市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理念越来越明晰。

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烹调面点培训班学员在上课。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资料图片)

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通过教育培训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小学与城里小学一个样。”站在校园里,革山小学校长王庞右手从肩膀高度有力地挥下,自豪感洋溢,压也压不住。

革山小学位于天水市秦安县王尹镇王新村,6名教师守护着23名学生求知的希望。

王庞介绍,过去的革山小学教室屋顶漏雨、墙体有洞。去年底在北京科技大学帮扶下,学校2020年上半年完成翻修,还新投入了一批计算机、图书,教学条件极大改善。

像革山小学这样的情况,在甘肃陇东、陇中地区还有很多。在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引导下,一批教师扎根乡村,为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护航。秦安县王尹镇王尹学区校长张美钧介绍,王尹学区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路途遥远等掉队。

不止如此,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社会帮扶等力量参与,让更多孩子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2000年,兰州大学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项目。20年来,兰州大学先后选拔181名志愿者在兰州市榆中县、临夏回族自治州广和县、陇南市两当县和庆阳市华池县接力支教,直接支教学生2万余名。智慧课堂、梦想课堂、远程教学……在20年的接力传承中,兰州大学支教服务的方式在不断改变。

改变的还有投身支教事业的青年志愿者。兰州大学统计,45%的支教团志愿者毕业后选择继续服务西部地区发展。

兰州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曲思宇说,一年的支教生活让他对西北的黄土地产生了依恋,2017年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兰州大学,继续为扶贫接力项目服务。

如今,贫困地区在教育设施、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完善,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享有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

“说起来都有些不好意思。”当记者提到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学”的说法时,31岁的马则乃白一愣之后,一下羞红了脸。

2019年11月份搬入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马则乃白一直想找份工作,可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四处碰壁。

当地政府了解到马则乃白的情况后,在2020年9月把她推荐到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免费学习烹饪。每天早上,收拾好两个孩子的书包,她也要赶到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

“不仅学习烹饪技能,还学习文化知识。”马则乃白说,现在,她已经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实习,一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

当地干部群众用“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来形容东乡县的脱贫难度。长久以来,贫困让很多孩子无法完成学业,早早辍学到餐饮企业、工地等打工赚钱。但是辍学没有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反而扎下了“穷根子”。

近几年,东乡县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为贫困家庭的“两后生”、青壮年劳动力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涉及烹饪、美容、针织等多项领域。

一技傍身,脱贫有“术”。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妥凤英介绍,像马则乃白这样的学生,2015年至2019年底,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累计培训了1.4万余人次。

在甘肃,教育不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这是拍摄的宕昌县拉路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资料图片)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山河依旧,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却早已不同

土坯房变成了供游人体验的民居,兀立的山石变成了旅游开发的建材,拆除的旧房板化作登山步道……山背村村民权青海慨叹:“穷山窝变成了风景区,不可能竟然变成了可能。”

宕昌县两河口镇山背村、罗湾村是陇南市深度贫困村。“山是石头山,插在云里边。田是卧牛田,挂在半山间”的自然条件没变,但村里的人们生活却与以往大有不同。

权青海介绍,近两年,当地引进文旅企业,在村庄旧址上建起“山湾梦谷”田园综合体,现在已成为甘肃乡村旅游的新地标。过去靠山吃不饱的贫困村民如今吃上了“旅游饭”,还有300多名村民像他一样在村里就业。

乡村旅游正在唤醒贫困地区“沉睡的财富”。陇南市统计,2019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8.8亿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改变。甘南州碌曲县西仓乡贡去乎村村民宫保扎西见证了村子近几年的变化。

“草原成了景区,过去人畜混居的村子现在实现了人畜分离,河沟里、道路旁没有了牛粪、垃圾,村里、家里干净了。”他说,体会最深的是水冲式厕所和有热水的洗浴间,这让他感到自己真正融入了现代生活。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用好一方水土也能养好一方人。

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定西市,昔日“洋芋、土豆、马铃薯”的“老三宝”,如今成了“牛羊、马铃薯、饲草”“真三宝”。

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泉湾村村民回志新说,去年他把家里6亩小麦改种饲草玉米,亩均收入1800元左右;今年和儿子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月工资收入3000元;饲草不愁,家里又养了一头母牛和5只母羊,一年也有近9000元的收入。

带来这些变化的竟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安定区委书记赵众炜介绍,安定区结合实际,通过近年来发展的草产业,走出了一条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的绿色发展路子。全区人均草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

当地发展的草产业生态和经济效益初显,不仅改善当地水土保持,还带动了撂荒地复耕、养殖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解放。

唐仁健说,脱贫攻坚行动给甘肃省贫困地区带来历史性变化,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甘肃省政府统计,截至目前,甘肃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已经全部通了硬化路和客车,行政村的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率均超过99%,电商服务站实现有贫困村的乡镇全覆盖。

贫困乡村面貌的改善极大增强了这些地方的发展后劲。一大批省内外资金足、技术强、管理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纷纷在甘肃投资。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统计,仅2019年甘肃培育引进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项目就有112个。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介绍,这批投资者不求优惠政策,带着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组织形式,真金白银投资种植养殖业。

“苦瘠”不再,“甘味”绵长。如今,困扰陇原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陇原大地正焕发勃勃生机,绽放新颜。(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

上一篇:丽水塑料袋厂家
下一篇:abs耐溶剂
Copyright © 2017-2024 全球材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2042014号    网站建设  跨境电商
工具钢 | 高温合金